5/6/2020 Melon - 2D至3D的想像空間Melon是位充滿天馬行空想像力的設計師,大學時就讀平面設計科系,也從事過平面設計師。 之後輾轉進入空間設計的世界,但不乏從作品中窺見她色彩美學與豐富的創造力。 目前與好友成立了一間空間設計工作室”45tilt 肆伍形物所“,並持續探索生活。 在她的眼中可以看到像是電影場景般的繽紛樣貌,我時常在想她的創意靈感到底從何而來? 這次與她的對談中也獲得不少收穫! Q1: 請簡單介紹一下你的過往工作經驗以及你目前在做的事情。 商業設計系畢,平面設計公司待一年後,轉至室內&建築設計公司, 目前與夥伴一起成立了45tilt肆伍形物所,希望透過室內設計的專業,與頻率相同的人打交道。 Q2:當時為什麼會想就讀設計科系? 小時候很喜歡畫畫,念書不在行,因此偷懶,大學就決定考有興趣的美術設計相關科系, 但其實當時對各個設計科系在學什麼也不了解,就按照分數高低填一輪,現在想想也是有點誤打誤撞的讀了設計系。 Q3:是什麼樣的契機下讓你與朋友成立了目前的工作室? 又是如何從平面設計跨領域至室內設計呢? 公司合夥夥伴Ann是一個天生的設計師,而我並不覺得自己在設計上像他那麼突出,但我喜歡去觀察客戶,從他們身上去發想一些有趣的點子,使作品具有自己獨特個性,剛好當時我們差不多時間離開各自公司,就嘗試合作,無論專長個性都有所互補,配合起來也有默契,慢慢從工作室邊摸索邊成長,就這樣將公司成立了。 在平面設計公司工作時,公司並不常讓設計師直接接觸到客戶,當時會覺得自己設計出來的東西沒有核心故事或客戶個性,成品大同小異,沒成就感;而因為室內設計好像能更直接接觸到”人”,就有想轉換到這領域,而很幸運,當時公司前輩耳聞後,就介紹了一間室內設計的老闆給我認識,對方也願意提供我從零學習的機會,因此到現在就一直在室設領域中了,好像也是誤打誤撞的跨了領域,但真心感謝那時願意收留我的公司。 Q4:在工作室的經驗中,請分享一次最有挑戰或最有趣的案子經驗。 西門的飾品門市-台北精華地帶的租金是不可思議的高,客戶必定要求最大值的坪效,那個專案僅有7坪,要怎麼讓一間非常小的店面,能有良好的購物動線、充足陳列量、並能在眾多商家林立的一級戰區中吸引人進去? 我們先將客戶品牌跟西門町的TA特性抓出來-年輕又富創造力,因此決定打造一個高飽和度的活潑空間; 並賦予他主題-飾品運動館,將室內陳列道具跟運動館相關造型融合,讓消費者會覺得這個空間有趣,進而想一探究竟,並搭配鮮豔的黃色及藍色,讓小小的店面馬上在舊街廓中脫穎而出; 最後拍攝完工照時,因為空間小,若以一般空間拍攝的角度去看,其實幾張照片就囊括完所有的角度,因此我們換個方向,當成一個商業攝影案思考,安排適合的model,並準備了運動相關道具,運用中近景或不同的視覺角度,呈現出有趣的畫面,這樣的轉換,反而讓空間主題更加凸顯,再加上專業的攝影團隊,讓完工照有很好的效果,而這個案子很幸運的,最後也在國際設計獎上獲得不錯的成績。 Q5:如果可以的話你最想和誰合作?(不限領域與知名度)為什麼?想做什麼合作計畫? 沒有特別設定,當初成立公司,就是希望我們能藉由自己專業的領域,去認識更多有相同頻率的人,從中找到可以一起合作的事情,一個可以跟很多不同專業工作者配合的專案,都會是我想合作的計畫。 Q6:影響你最深的人或創作者是誰?為什麼? 我倒覺得影響比較深的是工作離職後的幾次旅行。 第一次是環印度/第二次是西班牙徒步走朝聖之路,兩次旅行都約離開台灣2-3個月, 出發的原因是對當時工作的疲乏,一個背包跟最低限度的旅費就出發了,旅程的步調相對讓人緩慢下來,有很多跟自己對話的時間,長途旅行一趟就像將自己重新歸零;或許萬物自然就是最強的創作者吧,雖然不會明確的在旅行中感覺到自己具體被改變了什麼,但卻似有若無的在你人生刻劃了一筆。 Q7: 未來有什麼計畫或夢想呢?請對那些追求自己目標的人說一句話。 自己開公司後就知道賺錢有多辛苦,所以未來夢想當炒股大師(?)哈哈哈。 - 有目標追求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,無論目標大或小,理想或是世俗,請好好珍惜不要輕言放棄,因為我覺得世上一半的人都沒有目標,有目標的人就是閃耀到不行。
Comments are closed.
|